老布:報導指出,八成以上台灣民眾,不清楚什麼是ECFA

當下沈默心虛…因為我也是八成裡的其中一個。

身為台灣的一份子,我有權利及義務知道什麼是ECFA。


2009/4天下雜誌

Q1:兩岸簽訂ECFA 迫在眉睫,簽與不簽的利弊為何?

對於政府積極爭取簽訂ECFA,正反意見兩極。對產業而言,勢必衝擊農業與傳統產業。對企業而言,卻又可以降低貿易關稅,促進台灣和東協各國的合作關係。對台灣而言,總統馬英九認為,能打造成為國際企業的創新與物流中心,強化與保障台灣在中國與全球市場的競爭優勢。

1、簽訂ECFA的4大衝擊

第一,失業危機到來。台灣對中國投資需要進口機器與原物料,雖然台灣出口增加帶動經濟成長,但恐換來失業危機。台灣工作機會愈來愈少、薪資成長有限、支出卻依舊,受薪家庭壓力更大。甚至對上班族而言,開放中國勞工來台,找工作更加競爭,也讓高失業率的現況持續惡化。

第二,台灣商品在中國市佔率逐年下降。如今已低於美日兩國,如果台灣不計算關稅減免究竟可以換來多少經濟效益而簽署,未來恐付出代價。

第三,對少數產業有利,對傳統產業無益。目前各產業界發聲情況,較能享受到好處的僅石化、機械、紡織食品與IT零組件等行業。因此,哪些產業因此會受損,其實沒有講清楚說明白。

第四,簽署恐怕不能代表台灣企業能享受中國提供的優惠。許多企業認為與中國簽署經貿協定,能同等享受中國加入東協貿易體的優勢。但是,就像是台灣若與墨西哥簽署經貿協定,難道台灣企業就能與墨西哥企業一起享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優惠?

整體來說,各行各業在後金融海嘯下求生存之時,簽訂ECFA對某些出口產業或許有助益。但是,相對的對某些弱勢產業無益。究竟如何協助弱勢產業升級轉型,是考慮ECFA的優劣之餘,另一個必須優先考量的關鍵了。

2、簽訂ECFA的3大優勢

第一,有利出口業與金融業。ECFA能讓產值高達數兆元、列入「早期收穫計畫」的石化、機械與汽車零組件等出口產業,不受東協+中國、東協+3等零 關稅影響,產業也不必外移。除此,台灣也有利於加入其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,解除過去經濟孤立情形,立即受惠的產業還包括金融服務業。

第二,提升台灣商品長期競爭力。隨著東協+1、東協+3與各國雙邊FTA擴大實施,台灣可以依據ECFA與中國進行關稅減讓及市場談判,並與其它國家展開貿易談判、關稅互惠,確保台灣產品受到平等待遇。

第三,保障台商權益。確保台商的投資、避免雙重課稅、智財權保護、商品檢驗檢疫與產品標準制定等在中國的權益。

Q2:ECFA藏著什麼藥?

「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」(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Agreement,簡稱ECFA)主要是推動兩岸經濟合作,並依據WTO考量兩岸經濟關係特殊性所做的規劃。協議提供兩岸間的經貿談判平台,用以解決重要的經濟議題。

為何要推動ECFA?主要是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經濟,受到嚴重威脅。台灣對外出口佔GDP七成以上,經濟成長最主要動能在於出口及出超。而近來國際 間的經濟區域整合成為趨勢,國與國之間簽署區域貿易協定(RTA)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(FTA),多達230個以上,彼此間還互免關稅。自2010年開 始,「東協+中國」、「東協+日本」、「東協+3」等自由貿易區相繼成立。因此,台灣若無法參與,出口競爭力將被削弱。

除此,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指出,ECFA目的在確保兩岸公平交易,將力行「四保」與「三不」。保就業、保出口、保台商與保傳產;也堅持不矮化主權、不開放大陸勞工,以及不擴大農產品進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of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